的压迫感,让她喘不过气来……
既然要出宫,傍晚就不能去华清池畔给兰嬷嬷送鞋子了。但是她不想让嬷嬷失望,于是赶在出宫前,回到司设局拿出棉鞋,提前送去嬷嬷的阁房。
因着昨晚的‘闹鬼’,本就冷清的池畔更是寂静无声,连路过的宫人都绕路避得远远的。
苏流萤埋头往兰嬷嬷的阁房走去,走到近前,脚下步子突然一滞。
在她的前面,有两个身影往前徐徐而去。她凝眸看去,不免大吃一惊——
走在前面一身便服的威严男人,竟是慧成帝。跟在他身后的是近侍大太监于仁公公。
于仁的手里还提着两个大食盒。
大过节的,慧成帝不在后宫与众妃过节,为何悄悄的来了这僻静的华清池?
苏流萤忍不住跟上去,一路小心的跟着,却发现慧成帝最后去的地方竟是兰嬷嬷的阁房。
于仁陪慧成帝一起进到阁房,不一会儿,却是空着手走出来守在门口。
而与他一起出来的,还有兰嬷嬷。
两人都一脸慎重的守在阁房外面。
见此,苏流萤心里越发的疑惑——明显,阁房里还有其他人在。
慧成帝悄悄在这里见谁?
苏流萤不敢靠得太近,只得藏身在林木后面,盯着阁房看着。
虽然不知道阁房里与慧成帝见面的人是谁,但苏流萤的心口却无故的揪紧,明明知道此地不宜久留,却是挪不动步子,一瞬不瞬的看着阁房。
半个时辰过去,阁门打开,慧成帝率先出来,身后跟着一个头戴黑色面罩的女人。
女人身量纤薄,仿佛风一吹就倒了。黑色面罩将她从头遮到脚,根本看不清女子的形容。
见他们出来,兰嬷嬷低声向慧成帝说了什么,然后上前扶了女子往隐秘的小路走了。
见女子离开,慧成帝负手默默站着,眸光却是一直追随着女子的身影离去。直到女子与兰嬷嬷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,才与于仁一起离开了华清池……
他们一走,华清池畔更是陷入死一般的静寂中。苏流萤怔怔的想着方才看到的一切,心里疑云四起,终是忍不住打开阁房门,走了进去。
空寂的阁房里还留着炭火,桌子上还有尚未收拾的饭菜。
饭菜很丰盛,可几乎都没动过。
除此之外,这间阁房没有其他不同,还是如之前她来时看到的一样。
鼻音似乎闻到一丝熟悉的味道,可等她再去细闻,却又什么都没有,只有饭菜的香味了……
待了片刻,什么发现都没有。
苏流萤想,慧成帝悄悄在这里见人,肯定不想让外人知道。而兰嬷嬷一看就是替他安排这一切的人,所以,嬷嬷肯定也不希望有人发现这个秘密。
后宫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,何况还是天子的秘密。而后宫还有一个生存法则,那就是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。
今日之事,她就当没看见过,也不想让嬷嬷知道她来过这里……
所以,原本是来送棉鞋的苏流萤,最终还是带着鞋子悄悄离开……
有了宁贵妃的令牌,苏流萤顺利出宫。
她径直来到了安王府找楼樾。
彼时楼樾正在桂院陪老夫人说话。
与他一起的还有苏诗语,也只有在老夫人这里,她才能多与楼樾处上片刻,也能就着老夫人与他多说几句话,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守在一起过节。
这样的时刻,却是苏诗语一年当中最幸福的时刻。
她一边拿小锤子给老夫人砸核桃,一边陪着老夫人说着京城最近的趣事,逗老夫人开心。
楼樾静静的端坐着喝茶,时不时回着老夫人的话。
见苏诗语的目光时不时的往楼樾身上瞄,楼老夫人心中一片了然,不由开口道:“不觉间,你们成亲都四个年头了,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?樾儿,你答应奶奶今年要给我抱孙子的。如今一年都过去了,怎么还不见半点动静?你堂堂男子汉,说话可不能不做数。”
此话一出,苏诗语先是红了脸,面带羞色的低下头,眸子里却是闪过一丝幽怨灰暗。
嫁进王府四年了,除了成亲那晚楼樾在她房里留宿了一晚,从那以后,她都是一人独守空房。
一守,就是四年……
每年老夫人都会提起这个事,楼樾像往年一样淡然道:“子嗣也要讲究缘分,强求不得。”
以往他这样说,老夫人心疼他都不会再多说什么,但今年老夫人却有些不满意了。
庄严的脸上露出不悦来,老夫人看着楼樾一字一句道:“此话却是不错,我也听你这样说了四年。可是樾儿,子嗣讲究缘分不假,更不是孙媳妇一人可以做到的……”
“语儿进我们楼家四年,一直安份守纪,孝顺听话。可你都不进她的院子……你冷落她这么多年,连我这个做奶奶的都看不下去。你不肯娶正妃,不肯纳妾,奶奶不逼你。可这惟一的后眷你也不放在心
第64章 被拒府外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